谁能想到,两个月前还强硬喊停所有对乌军援的特朗普,突然变脸了!5月1日,美国突然宣布计划批准向乌克兰出口价值超5000万美元的国防产品,这是特朗普本届任期首次对乌军售。一边是3月初的断粮令,一边是如今的开仓放粮,这波操作让国际社会直呼“看不懂”。
今年3月3日,特朗普以推动俄乌和谈为由,暂停所有对乌军事援助,甚至要求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让步,与泽连斯基公开翻脸。然而短短两个月后,美国却批准了军售计划。尽管此次是直接商业销售(即乌方需自费购买),而非无偿援助,但这一转变仍透露出多重信号。
特朗普的妥协并非偶然。首先,美国国内军工集团长期依赖军火订单,此次军售既能缓解共和党内部对断援损害经济的批评,又能让雷神、洛歇马丁等军企赚得盆满钵满。其次,欧洲盟友施压美国维持对乌支持,避免俄乌局势失控波及欧洲安全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同日美乌签署了《重建投资基金协议》(即“矿产协议”),乌克兰以矿产开发权换取美国资金,被外界视为资源换军火的隐形交易。
如今的乌克兰早已债台高筑,2022年GDP暴跌30%,外债超1100亿美元,却仍要硬着头皮购买美国军火。而美国租借法案的债务陷阱更令人担忧。二战时苏联为偿还美国军援,还债还到2006年。如今的乌克兰若以矿产、粮食等资源抵债,恐将彻底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。
从断援到军售,特朗普的变脸看似矛盾,实则是一场精明的利益算计。对乌政策在和谈幌子与军火生意间反复横跳,暴露出美国既要拿捏地缘博弈,又要榨干盟友价值的贪婪逻辑。只是苦了乌克兰,前线的炮火未熄,背后的账单已至。这场交易里,没有救世主,只有生意人。 #军售#
